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貝佐斯牌大火箭一射成功 終於揚眉吐氣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今天,美國航天領域傳來一則好消息:亞馬遜總裁貝佐斯的第一枚大火箭“新格倫”(相對於之前的亞軌道小火箭),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03分(北京時間下午3點03分)成功發射,順利進入預定軌道。


這意味著,美國商業航天裡,馬斯克和SpaceX一家獨大多年之後,終於迎來了競爭對手。

Blue Origin's giant New Glenn rocket blasted off from Florida in its first mission to space capping a decade-long, multi-billion-dollar development journey https://t.co/JIdJTnY0SU pic.twitter.com/rf8AlG9VBZ— Reuters (@Reuters) January 16, 2025


“新格倫”火箭成功入軌後,老對手馬斯克也大度地第一時間發文祝賀:

“恭喜第一次試射就進入軌道!”



馬斯克祝賀貝佐斯)

當然,最高興的自然要數美國宇航局NASA了:

NASA規劃多年,一直想把載人航天任務外包給多個商業航天企業,但過去這些年裡,真正挑得起大梁的卻只有馬斯克的SpaceX,如今,雞蛋終於可以放在多個籃子裡了…

說起來,貝佐斯的航天企業藍色起源(Blue Origin)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,比馬斯克的SpaceX還早兩年。

一開始,貝佐斯也雄心勃勃,喊出要在本世紀把數百萬人送上太空生活的宏偉口號。

然而,真正落實到制造火箭,試驗發射,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。

剛成立後的十多年裡,藍色起源一直拿著貝佐斯自己的錢低調研發,也沒搗鼓出什麼大的動靜。


反觀隔壁的SpaceX,不僅很快在經歷破產危機之後涅盤重生,2008年就成功發射了獵鷹1號可重復使用火箭。

之後SpaceX更是致力於研發推力更大的獵鷹9號火箭,滿足NASA向國際空間站運輸貨物的要求。

之後的連續幾年裡,馬斯克的SpaceX創造了衛星入軌、火箭回收、超重型火箭試飛等成績,向著商用化的道路高歌猛進。

而藍色起源火箭研發上明顯有些乏力,他們直到2015年才完成第一次新謝潑德火箭不載人發射,然後在同年宣布,開啟巨型火箭“新格倫”的研發。

藍色起源對新格倫是寄予厚望的,雄心勃勃地喊出:


盡管新格倫尺寸巨大,但依然是公司計劃中軌道飛行器系列裡最小的一個。

只是誰也沒想到,這枚火箭從研發到成功發射,耗費了漫長的十年。

和隔壁往來地球太空早已輕車熟路的SpaceX相比,貝佐斯顯然被甩下了太多…

在新格倫成功發射之前,貝佐斯和藍色起源已然成了美國航天界的笑料,稱貝佐斯創造了“二十多年不入軌”的奇觀。

當然,玩笑歸玩笑,藍色起源在新格倫的研發方面,一直堅持謹慎求穩,並沒有停下腳步。

從2015年開始,十年裡,新格倫因為設計問題,發動機問題,火箭的出爐一拖再拖,發射也多次延期。

不少美國媒體認為,藍色起源過於謹慎的公司文化導致了研發效率低下,加上一些技術障礙,這枚大火箭一再難產。

特別是在火箭主要動力系統BE-4發動機的開發方面,藍色起源遭遇了不小的困難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2 秒